1、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区域竞技体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系统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有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能够在专业运动队、学校、健身企业等相关领域从事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健身指导、竞赛组织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教学条件
西安工业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现有专业专任教师22名,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为45%;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90%;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为42岁。专任教师队伍中有国际级、国家级裁判6人,常年参加国家级比赛的裁判工作以及担任省级比赛的总裁判长工作。师资队伍中的教学骨干教师均毕业于国内知名体育院校及综合性大学,专业理论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学术研究水平较高,完全能够满足体育专业本科教学目标要求。
现有室外运动场地85550平方米,室内运动场地14400平方米,其中大型综合体育场馆4座,体育馆可摆放8片标准篮球场,训练馆3座;田径场3个,其中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1座;标准足球场2个;拥有可进行健美操、排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等项目训练馆的室内体育用房一座;室外篮球、排球场、网球场地32个。室内训练场馆和主田径场均有较为完备训练辅助实施,身体素质训练室、更衣室、储物柜、洗浴室、教练员裁判接待室等一应俱全。
3、专业特色
西安工业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托学校兵工特色和国防科技背景,深度融合“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专业立足陕西、辐射全国,聚焦运动训练、教学及竞赛核心能力培养,并与陕西省体育局、全运会赛事平台及区域职业俱乐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开展赛事策划、裁判培训等实践教学。同时,专业注重创新实践与科研能力提升,整合校内外体育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公益培训、校际竞赛及全国竞赛,培养兼具高水平专项技能、科学训练指导能力和国际赛事服务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体育强国”战略及区域体育产业发展需求。
4、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大学综合英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课:体育概论、健康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专业核心课:运动训练学、体育竞赛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心理学、专项理论与实践、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
5、就业及升学深造: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学校、体育类培训机构、体育产业公司及继续深造,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级学校教练员、体能教练、健身教练、体育教师、企事业单位体育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