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工业大学基础学院!

基础学院

School of Science

读红色经典 忆革命情怀|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2021-05-14 18:11   审核人: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undefined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辽宁省瓦房店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本期《读红色经典 忆革命情怀》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的故事,一同来聆听西工学子的真情讲述。


 
 

讲述人:赵薇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undefined  


孙家栋不仅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孙家栋是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继续活跃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孙家栋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2019年12月18日,孙家栋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20年7月31日,91岁高龄的孙家栋院士坐着轮椅,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进入现场时,他向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挥手致意、问好。

在学习了孙家栋院士的事迹之后,我们对孙院士升起了崇高的敬意。中国人的航天梦,从腾飞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永无止境。从一张白纸到满天繁星,离不开航天工作人员的付出。他将他的一生扎根于航天事业,孙家栋,他的名字不正是他的人生写照么,他是国家的栋梁。他用他的一生去诠释了北斗精神,他不怕苦、不怕累;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诠释了中华民族“造星”之路上的点滴。他造出了中华民族更闪亮的星。并且孙院士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孙院士豁出命去爱航天事业,不计得失大忠诚,一生只做一件事,直到现在九十多岁高龄他仍然攻关不止,矢志不渝、百折不挠,一辈子燃烧自己。英雄模范的一生,是执着的一生,不执着无以成大业。

钱学森院士也这样评价他: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孙家栋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

导弹、卫星、嫦娥、北斗

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关闭窗口